最近,新书《焕新: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》发布了。该书讲述了新希望成立40周年的故事,介绍了刘永好40年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71岁的刘永好在书中谈到了如何利用工具解决企业数字化问题。书中称,刘永好的智慧在于利用好现有工具,用点对点的方式覆盖领域——首先,使用统一的数字工具,统一整个集团的沟通方式和工作习惯。经过分析、比较和讨论,刘永好选择了飞书。

新希望集团首席数字官、新希望数字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旭昶回忆,第一次接受采访时,他就与刘永好讨论了选择哪种工具的问题。作为70岁的企业家,刘永好对数字化、研究和理解深度的重视完全令他震惊。通过飞书这个数字工具,新希望迅速统一了数十万员工的工作和沟通方式。

在刘永好看来,“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办公平台相比,飞书作为后来者,有超越前者的决心和动力。不仅派出专门的人员提供服务,还与新希望做了很多个性化的联合开发。这些个性化的发展让新希望的数字化渗透更加高效、更加顺畅。”

不久前,飞书首席商务官林灿透露,新希望与飞书联合开发轻量级商务工具,通过飞书多维表的使用,帮助新希望在两年内节省了2000万元。

这些轻量级的业务工具帮助新希望“降本增效”。比如,190多家新希望猪场利用多维表搭建了“猪场环保解决方案”,半年时间节省费用超过210万元;新希望集团总部率先采用多维表搭建流水平台,方便工作调动,节省170元。财务部建设自动化服务台,节省80%人力,一年效率提升价值超过180万;生物安全部门利用多维表格构建了猪场检查系统,节省了超过200万。

2022年,新希望在线会议数量将达到108万场,日均会议将超过3000场,会议总时长将达到2.6亿分钟。与此同时,新希望员工对飞书文档的使用也在逐步深入。 2022年,新希望共创建了781,457份文档,其中包括10,500个新的多维表格以及构建和运行的205,021个自动化流程。此外,新希望在飞书上搭建了69个服务台,解决了30万个工单问题,其中54%的问题由AI机器人独立解答。

新希望集团是中国农牧业巨头之一,市值超过3000亿元,在全球拥有13.5万名员工,拥有600家分支机构。新希望及其产业生态不仅是一家大型“养猪”公司,还涵盖农业、畜牧食品、乳品快消品、医疗健康、金融投资等八大业务板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