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们晚上好!紫苑此前曾介绍过一些现代人物后裔的困境,引起了读者的热烈讨论。今天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秦朝,追寻开国名将后裔书写的传奇。
▲秦朝名将王建剧照
故事的主角是秦国名将王建(jiǎn),祖籍今陕西富平。据《新唐书》宰相世系推论,王建是周灵王十八世孙,但已逐辈衰落。 20岁那年,这个热衷于军事的年轻人加入了秦军,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人生。
始皇十一年(前236年)至始皇二十二年(前224年),王翦先后率兵攻打赵、燕、楚。其子王贲(bēn)率军灭魏,为秦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▲秦始皇嬴政剧照
身为四朝元老,王渐深知如虎相伴的道理。在攻打楚国之前,他向秦王请求肥沃的土地、漂亮的房屋和各种赏赐。他还请求秦王奖励他的儿子,以表明他不仅仅是金钱。不要寻找其他东西。灭掉楚国后,威望巅峰的王翦坚定地表示要退休,死得痛快。
正因如此,王建的后裔享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特权。其子王贲被封为通武侯,孙子王礼被封为武成侯。据说,是命运使王翦在战场上杀死了楚国名将项燕。秦末巨鹿之战中,项燕的孙子项羽俘虏了王建的孙子王离,算是报仇。
▲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眼”的琅琊王氏宗祠
秦朝灭亡后,王黎的长子王渊携妻儿迁居山东琅琊,在当地扎根并繁衍生息。他的后裔成为著名的贵族“琅琊王氏”。西汉中期,琅琊王氏逐渐盛行。王渊的曾孙王继官进士,进谏大夫(东汉改称“谏议大夫”)。其子王君官任监察大夫,孙子王充被封为富平侯。
东汉末年,琅琊王氏诞生了一位因孝而流传百年的名人——王祥。他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曾祖父。他对继母非常孝顺。他是成语“卧冰寻鲤”的主角,他本人也被尊为“孝圣”。
▲“孝圣”王祥躺在冰上讨鲤鱼
随着中国芜湖之乱和金朝南迁,琅琊王氏也随家人南迁。王敦、王导兄弟积极辅佐司马王室。琅琊王氏成为顶级宗族,号称“王与马,共享天下”。这一时期,琅琊王氏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。他和他的七个儿子都在书法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。从魏晋到唐初的300多年间,琅琊王家族先后出过92位宰相。
▲唐代冯承苏临摹的神龙本《兰亭序》部分
与琅琊王家相比,王家的另一位后裔的经历要曲折得多。秦朝灭亡后,王离的次子王维并没有远居。其后裔因扎根山西晋阳,被称为“太原王氏”。在汉代,他们还默默无闻。到了东汉末年,才出现了司徒王允的代表。的名人。
▲太宗乔庙,供奉王氏始祖晋亲王
不幸的是,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。魏晋时期,实力尚弱的太原王氏屡遭其他氏族的袭击。公元404年,东晋太原王刘裕(刘宋开国皇帝)更是灭掉了太原王氏。年仅14岁的王辉龙被仆人救起,逃回北方。卢氏与北魏王室积极联姻,王氏风范逐渐恢复。
▲菲律宾棉兰老岛太原王氏后裔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两个传奇家族的后裔逐渐散布到海外各地。他们在书写精彩人生的同时,也缅怀了彼此共同的祖先——晋王。